退貨時對平均價格估值的影響?

如 ` 庫存估值頁面 <https://www.odoo.com/documentation/functional/valuation.html>`__ 所述,在永久庫存估值中,您可以使用的一種可能的成本核算方法是平均成本。

本文回答了一些公司使用這種方法進行庫存估值時經常遇到的問題:退回供應商的發貨如何影響平均成本和會計分錄?本文僅適用于永續估值(與定期估值相對)和平均成本計價法(與標準或先進先出計價法相對)的特定用例。

平均成本的定義?

平均成本法是根據庫存每單位加權平均成本計算期末存貨成本和銷售成本的方法。

使用以下公式計算每單位加權平均成本:

  • 當新產品到達倉庫時,新的平均成本將重新計算為:

../../../../../_images/avg01.png
  • 當產品離開倉庫時:平均成本 不會 改變

定義采購價格?

采購價格在收到產品時進行估算(您可能尚未收到供應商賬單),并在收到供應商賬單時重新評估。采購價格包括您支付的產品成本,但也可能包括其他費用,如著陸成本。

平均成本示例?

操作

增量價值

庫存價值

現有數量

平均成本

$0

0

$0

以$10的價格收到8個產品

+8*$10

$80

8

$10

以16美元收到4個產品

+4*$16

$144

12

$12

交付10個產品

-10*$12

$24

2

$12

一開始,平均成本被設置為0,因為庫存中沒有產品。當第一次收貨時,平均成本邏輯上變為采購價格。

在第二次收貨時,平均成本會更新,因為總庫存價值現在是 $80 + 4*$16 = $144 。由于我們手頭有12個單位,每個單位的平均價格是 $144 / 12 = $12 。

按照定義,交付10個產品不會改變平均成本。實際上,我們只剩下每個12美元的2個單位,因此庫存價值現在為24美元。

采購退貨用例?

如果產品在收貨后退回供應商,則使用平均成本公式(而不是這些產品的初始價格)來減少庫存價值。

這意味著上述表格將會被更新如下:

操作

增量價值

庫存價值

現有數量

平均成本

$24

2

$12

退回一件最初以10美元購買的產品

-1*$12

$12

1

$12

解釋:反例?

記住 平均成本 的定義,即我們不會在產品離開庫存時更新平均成本。如果您違反此規則,可能會導致庫存不一致。

例如,當您向客戶交付一件商品并將另一件商品以您購買的成本退回給供應商時,以下是操作步驟:

操作

增量價值

庫存價值

現有數量

平均成本

$24

2

$12

客戶發貨1個產品

-1*$12

$12

1

$12

退回一件最初以10美元購買的產品

-1*$10

$2

0

$12

正如您在此示例中所看到的,這是不正確的:倉庫中0件物品的庫存估值為$2。

正確的情況應該是以當前平均成本返回商品:

操作

增量價值

庫存價值

現有數量

平均成本

$24

2

$12

客戶發貨1個產品

-1*$12

$12

1

$12

退回一件最初以10美元購買的產品

-1*$12

$0

0

$12

另一方面,使用平均成本來計算退貨的價值可以確保始終正確地計算庫存價值。

關于盎格魯-撒克遜模式的進一步思考?

對于使用 盎格魯-撒克遜會計 原則的人來說,還有另一個需要考慮的概念:產品的庫存輸入賬戶,旨在隨時保持收到的供應商賬單的價值。因此,庫存輸入賬戶將在收到進貨時增加,在收到相關供應商賬單時減少。

回到我們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當退貨按平均價格計算時,庫存輸入賬戶中記賬的金額是原始購買價格:

操作

庫存輸入

價格差異

庫存價值

現有數量

平均成本

$0

0

$0

以$10的價格收到8個產品

($80)

$80

8

$10

收到供應商賬單 $80

$0

$80

8

$10

以16美元收到4個產品

($64)

$144

12

$12

收到供應商賬單 $64

$0

$144

12

$12

交付10個產品

$0

$24

2

$12

退回一件最初以10美元購買的產品

$10

$2

$12

1

$12

收到供應商退款 $10

$0

$2

$12

1

$12

這是因為供應商退款將使用原始采購價格進行,因此為了抵消上次操作中庫存輸入的退貨效應,我們需要重復使用原始價格。產品類別上的價格差異賬戶用于記錄平均成本和原始采購價格之間的差異。